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.正宗分.定善義》卷第三



〈正宗分.定善義〉卷第三


從此已下,次辯正宗,即有其十六。還就一一觀中,對文料簡,不勞預顯。

今定立正宗,與諸師不同。今直以就法定者:從日觀初句,下至下品下生已來,是其正宗。從日觀已上,雖有多義不同,看此文勢,但是由序也。應知。

就初「日觀」中,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五:

原經文佛告韋提希: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,繫念一處,想於西方。

一從「佛告韋提」下至「想於西方」已來,正明總告總勸。此明韋提前請彌陀佛國,又請正受之行,如來當時即許為說。但以機緣未備,顯行未周,更開三福之因,以作未聞之益。又如來重告,勸發流通,此法難聞,廣令開悟。

言「佛告韋提:汝及眾生」者,此明告勸,若欲等出塵勞,求生佛國者,宜須勵意也。言「應當專心」已下,此明眾生散動,識劇猨猴,心遍六塵,無由暫息。但以境緣非一,觸目起貪亂想,安心三昧,何容可得?自非捨緣託靜,相續注心,直指西方,簡餘九域。是以一身、一心、一迴向、一處、一境界、一相續、一歸依、一正念,是名想成就,明正受。此世後生,隨心解脫也。

原經文云何作想?凡作想者,一切眾生自非生盲,有目之徒,皆見日沒。

二從「云何作想」下至「皆見日沒」已來,正明牒所觀事。此明諸眾生等,久流生死,不解安心,雖指西方,不知云何作意。故使如來為生反問,遣除疑執,以示正念之方。言「凡作想」者,此明總牒前意,顯後入觀之方便。言「一切眾生」者,總舉得生之類。言「自非生盲」已下,此明簡機,堪與不堪。言「生盲」者,從母胎中出,眼即不見物者,名曰生盲。此人不得教作日觀,由不識日輪光相故。除生盲以外,遇緣患者,教作日觀,盡得成就。由未患眼時,識其日輪光明等相,今雖患目,但令善取日輪等相,正念堅持,不限時節,必得成就。

問曰:「韋提上請,願見極樂之境,及至如來許說,即先教住心觀日,有何意也?」答曰:「此有三意:一者欲令眾生識境住心,指方有在。不取冬夏兩時,唯取春秋二際。其日正東出,直西沒,彌陀佛國,當日沒處,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。

二者欲令眾生識知自業障有輕重。云何得知?由教住心觀日。初欲住心時,教令跏趺正坐,右腳著左髀上與外齊,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,左手安右手上,令身正直,合口齒,勿相近,舌柱上顎,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通故。又令觀身四大,內外俱空,都無一物。身之地大,皮、肉、筋、骨等,心想散向西方,盡西方際,乃至不見一塵之相。又想身之水大,血、汗、津、淚等,心想散向北方,盡北方際,乃至不見一塵之相。又想身之風大,散向東方,盡東方際,乃至不見一塵之相。又想身之火大,散向南方,盡南方際,乃至不見一塵之相。又想身之空大,即與十方虛空一合,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相。又想身之五大皆空,唯有識大,湛然凝住,猶如圓鏡,內外明照,朗然清淨。

作此想時,亂想得除,心漸凝定,然後徐徐轉心,諦觀於日。其利根者,一坐即見明相現前。當境現時,或如錢大,或如鏡面大;於此明上,即自見業障輕重之相。一者黑障,猶如黑雲障日。二者黃障,又如黃雲障日。三者白障,如似白雲障日。此日猶雲障故,不得朗然顯照;眾生業障亦如是,障蔽淨心之境,不能令心明照。

行者若見此相,即須嚴飾道場,安置佛像,清淨洗浴,著淨衣,又燒名香,表白諸佛一切賢聖,向佛形像,現在一生,懺悔無始已來,乃身口意業,所造十惡、五逆、四重、謗法、闡提等罪。極須悲涕雨淚,深生慚愧,內徹心髓,切骨自責。懺悔已,還如前坐法,安心取境。境若現時,如前三障盡除,所觀淨境,朗然明淨,此名頓滅障也。

或一懺即盡者,名利根人也。或一懺但除黑障,或一懺得除黃、白等障,或一懺但除白障,此名漸除,不名頓滅也。既自識業相如是,唯須勤心懺悔,日夜三時、六時等,但憶得即懺者,最是上根上行人也。譬如湯火燒身,亦覺即却;豈容徒待時、待處、待緣、待人方始除也?

三者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,種種莊嚴光明等相,內外照曜,超過此日百千萬倍。行者等,若不識彼境光相者,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。若行住坐臥,禮念憶想,常作此解,不久之間,即得定心,見彼淨土之事,快樂莊嚴。為此義故,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。」

原經文當起想念,正坐西向,諦觀於日,令心堅住,專想不移。見日欲沒,狀如懸鼓。

三從「當起想念」下至「狀如懸鼓」已來,正教觀察。此明正身威儀,面向西方,守境住心,堅執不移,所期皆應。

原經文既見日已,閉目開目,皆令明了。

四從「既見日已」下至「明了」已來,辯觀成相。此明標心見日,制想除緣,念念不移,淨相了然而現。又行者初在定中,見此日時,即得三昧定樂,身心內外融液,不可思議。

當見此時,好須攝心令定,不得上心貪取。若起貪心,心水即動;以心動故,淨境即失。或動、或闇、或黑,或青、黃、赤、白等色,不得安定。見此事時,即自念言:「此等境相搖動不安者,由我貪心動念,致使淨境動滅。」即自安心正念,還從本起,動相即除,靜心還現。既知此過,更不得起增上貪心也。

已下諸觀,邪正得失,一同此也。觀日見日,心境相應,名為正觀。觀日不見日,乃見餘雜境等,心境不相應,故名邪也。斯乃娑婆之闇宅,觸事無以比方;唯有朗日舒輝,寄想遠標於極樂。

原經文是為日想,名曰初觀。

五從「是為」已下,總結。

上來雖有五句不同,廣明日觀竟。

二、就「水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辯,後結。即有其六:

原經文次作水想。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,見水澄清,亦令明了,無分散意。既見水已,當起冰想。見冰映徹,作琉璃想。此想成已,見琉璃地,內外映徹。

一從「次作水想」下至「內外映徹」已來,總標地體。

問曰:「前教觀日,為知業相等,故令觀日。今此觀中,又教觀水,有何所以?」答曰:「日輪常照,以表極樂之長暉;復恐彼地不平,類此穢國之高下。但以娑婆闇宅,唯日能明;此界丘坑,未無高下之處;欲取能平之者,無過於水。示斯可平之相,況彼瑠璃之地也。」

又問曰:「此界之水,濕而且軟。未審彼地亦同此水也?」答曰:「此界之平水,以對彼地,等無高下。又轉水成冰者,對彼瑠璃之地,內外映徹也。此明彌陀曠劫,等行無偏,正習俱亡,能感地輪之映徹。」

又問曰:「既教想水以住心,轉水以成冰,轉冰以成瑠璃地者,云何作法而令境現?」答曰:「若住身威儀,一同前日觀中法。又欲觀水以取定心者,還須對相似之境而觀,即易可得定。行者等,於靜處,取一椀水,著床前地上,好滿盛之,自身在床上坐。當自眉間,著一白物,如豆許大,低頭臨面水上,一心照看此白處,更莫異緣。又水初在地,波浪不住,臨面觀之,不見面像,為觀不休,漸漸面現。初時面相不住,乍長、乍短、乍寬、乍狹、乍見、不見。此相現時,更須極細用心。不久之間,水波微細,似動不動,面相漸得明現。雖見面上眼耳鼻口等,亦未須取,亦不須妨;但縱身心,知有勿取也。唯取白處,了了觀之,正念守護,勿令失意異緣。當見此時,心漸得住,水性湛然也。又行者等,欲識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,但觀此水動不動之相,即知自心境現不現、明闇之相也。

又待水靜時,取一米許,當水上,信手投之水中,其水波即動,遍於椀內,自面臨上觀之,其白者即動。更著豆許投之,水波更大,面上白者,或見不見。乃至棗等,投之於水,其波轉大。面上白者,及自身頭面,總皆隱沒不現,猶水動故也。言椀者,即喻身器也。言水者,即喻自心水也。言波浪者,即喻亂想煩惱也。言漸漸波浪息者,即是制捨眾緣,住心一境也。言水靜境現者,即是能緣之心無亂,所緣之境不動;內外恬怕,所求之相顯然。

又細想及麁想,心水即動;心水既動,靜境即失。又細塵及以麁塵,投之寂靜水中,其水波浪即動。又行者等,但看此水動不動相,即識自心住不住也。又境現失不失、邪正等,一同前日觀也。又天親《讚》云:『觀彼世界相,勝過三界道;究竟如虛空,廣大無邊際。』此即總明彼國地之分量也。」

原經文下有金剛七寶金幢,擎琉璃地。其幢八方,八楞具足,一一方面,百寶所成;一一寶珠,有千光明;一一光明,八萬四千色;映琉璃地,如億千日,不可具見。

二從「下有金剛七寶」下至「不可具見」已來,正明地下莊嚴,即有其七:一明幢體等是無漏金剛。二明擎地相,顯映莊嚴。三明方楞具足,表非圓相。四明百寶合成,量出塵沙。五明寶出千光,光周無邊之際。六明光多異色,色照他方,隨機變現,無時不益也。七明眾光散彩,映絕日輪,新往者覩之,卒難周悉。

讚云:
地下莊嚴七寶幢無量無邊無數億
八方八面百寶成見彼無生自然悟
無生寶國永為常一一寶流無數光
行者傾心常對目騰神踊躍入西方

又讚云:
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
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
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餘
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

又讚云:
歸去來        魔鄉不可停
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
到處無餘樂唯聞愁歎聲
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

原經文瑠璃地上,以黃金繩雜廁間錯,以七寶界分齊分明。

三從「瑠璃地上」下至「分齊分明」已來,正明地上莊嚴,顯標殊勝。此明依持圓淨:七寶、池、林等是能依,瑠璃寶地是所依;地是能持,池、臺、樹等是所持。此由彌陀因行周備,致使感報圓明。明淨之義,即無漏為體也。

讚云:
寶地莊嚴無比量處處光明照十方
寶閣華臺皆遍滿雜色朎朧難可量
寶雲寶蓋臨空覆聖眾飛通互往來
寶幢旛蓋隨風轉寶樂含輝應念迴
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
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
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
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臺
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讚善哉

言「金繩」已下,正明黃金作道,狀似金繩也。或以雜寶為地,瑠璃作道;或以瑠璃為地,白玉作道;或以紫金白銀為地,百寶作道;或以不可說寶為地,還以不可說寶作道;或以千萬寶為地,二三寶作道。如是轉相間雜,轉共合成,轉相照曜,轉相顯發,光光色色,各各不同,而無雜亂。行者等,莫言但有金道,而無餘寶作道也。

原經文一一寶中,有五百色光。其光如華,又似星月,懸處虛空,成光明臺。樓閣千萬,百寶合成。於臺兩邊,各有百億華幢、無量樂器,以為莊嚴。

四從「一一寶中,有五百色光」下至「樂器以為莊嚴」已來,正明空裏莊嚴,即有其六:一明寶出多光,二明喻顯其相,三明光變成臺,四明光變成於樓閣,五明光變成於華幢,六明光變成於寶樂之音。又明地上雜寶,一一各出五百色光。一一色光,上涌空中,作一光臺。一一臺中,寶樓千萬,各以一、二、三、四,乃至不可說寶,以為莊嚴合成也。言「如華又如星月」者,佛以慈悲,畏人不識,故借喻以顯之。言「於臺兩邊,各有百億華幢」者,寶地眾多,光明無量,一一光等,化作光臺,遍滿空中。行者等,行住坐臥,常作此想。

原經文八種清風,從光明出,鼓此樂器,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之音。

五從「八種清風」下至「無我之音」已來,正明光變樂音,轉成說法之相,即有其三:一明八風從光而出。二明風光即出,即鼓樂發音。三明顯說四倒四真,恒沙等法。

讚云:
安樂國清淨,常轉無垢輪,
一念及一時,利益諸群生。
讚佛諸功德,無有分別心,
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

原經文是為水想,名第二觀。

六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上來雖有六句不同,廣明水觀竟。

三、就「地想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六:

原經文此想成時,

一從「此想成時」者,正明結前生後。

原經文一一觀之,極令了了。閉目開目,不令散失。唯除睡時,恒憶此事。如者想此,名為粗見極樂國地。若得三昧,見彼國地,了了分明,不可具說。

二從「一一觀之」下至「不可具說」已來,正明辨觀成相,即有其六:一明心標一境,不得總雜觀之。二明既專一境,境即現前;既得現前,必令明了。三明境既現心,閉目開目,守令莫失。四明身四威儀,晝夜常念,唯除睡時,憶持不捨。五明凝心不絕,即見淨土之相;此名想心中見,猶有覺想故。六明想心漸微,覺念頓除,正受相應,證於三昧;真見彼境微妙之事,何由具說!

斯乃地廣無邊,寶幢非一,眾珍曜彩,轉變彌多。是以勸物傾心,恒如對目。

原經文是為地想,名第三觀。」

三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原經文佛告阿難:「汝持佛語,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,說是觀地法。

四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說是觀地法」已來,正明勸發流通,隨緣廣說,即有其四:一明告命。二明勸持佛語,廣為未來大眾說前觀地之益。三明簡機,堪受、堪信。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、八苦、五苦、三惡道苦等,聞即信行者,不惜身命,急為說之。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,是名真報佛恩。何以故?諸佛出世,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,不欲直令制惡修福,受人天樂也。人天之樂,猶如電光,須臾即捨,還入三惡,長時受苦。為此因緣,但勸即令求生淨土,向無上菩提。是故今時有緣相勸,誓生淨土者,即稱諸佛本願意也。若不樂信行者,如《清淨覺經》云:「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,聞如不聞,見如不見;當知此等,始從三惡道來,罪障未盡,為此無信向耳。佛言:『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。』」此《經》又云:「若人聞說淨土法門,聞即悲喜交流,身毛為竪者,當知此人,過去已曾修習此法。今得重聞,即生歡喜,正念修行,必得生也。」四明正教觀寶地以住心也。

原經文若觀是地者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。捨身他世,必生淨國,心得無疑。

五從「若觀是地者」下至「心得無疑」已來,正明顯觀利益,即有其四:一明指法唯觀寶地,不論餘境。二明因觀無漏之寶地,能除有漏多劫罪也。三明捨身已後,必生淨土。四明修因正念,不得雜疑。雖得往生,含華未出,或生邊界,或墮宮胎;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,疑障乃除,宮華開發,身相顯然,法侶携將遊於佛會。斯乃注心見於寶地,即滅宿障罪僣,願行之業已圓,命盡無疑不往。今既觀斯勝益,更勸辨知邪正。

原經文作是觀者,名為正觀。若他觀者,名為邪觀。」

六從「作是觀」已下,正明辨觀邪正。邪正義者,前日觀中已說。

上來雖有六句不同,廣明地觀竟。

四、就「寶樹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:

原經文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「地想成已,次觀寶樹。

一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次觀寶樹」已來,正明告命,總舉觀名,結前生後。

原經文觀寶樹者,一一觀之,作七重行樹想。

二言「觀寶樹」者,重牒觀名也。言「一一觀之」已下,生後觀相,正教儀則。此明彌陀淨國,廣闊無邊,寶樹寶林,豈以七行為量也!今言「七重」者,或有一樹,黃金為根,紫金為莖,白銀為枝,碼碯為條,珊瑚為葉,白玉為華,真珠為果。如是七重,互為根莖,乃至華果等,七七四十九重也。或有一寶為一樹者,或二三四,乃至百千萬億不可說寶為一樹者。此義《彌陀經》義中已廣論竟。故名「七重」也。言「行」者,彼國林樹雖多,行行整直,而無雜亂。言「想」者,未閑真觀,自在隨心,要藉假想以住心,方能證益也。

原經文一一樹高,八千由旬。

三從「一一」下至「由旬」已來,正明樹之體量。此明諸寶林樹,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,由佛心是無漏故,其樹亦是無漏也。

讚云:
正道大慈悲,出世善根生;
淨光明滿足,如鏡日月輪。

言「量」者,一一樹高三十二萬里,亦無老死者,亦無小生者,亦無初生漸長者;起即同時頓起,量數等齊。何意然者?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,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!

原經文其諸寶樹,七寶華葉,無不具足。一一華葉,作異寶色。琉璃色中,出金色光;頗梨色中,出紅色光;碼碯色中,出硨磲光;硨磲色中,出綠真珠光。珊瑚琥珀,一切眾寶以為映飾。

四從「其諸寶樹」下至「以為映飾」已來,正明雜樹、雜嚴、雜飾異相,即有其四:一明林樹華葉,間雜不同。二明一一根、莖、枝、條、果等,皆具眾寶。三明一一華葉,轉互不同;瑠璃色中,出金色光,如是轉相間雜。四明更將一切雜寶而嚴飾之。

又讚云:
備諸珍寶性,具足妙莊嚴;
無垢光炎熾,明淨曜世間。

又讚云:
彌陀淨國寶樹多,
四面垂條,天衣挂繞;
寶雲含蓋,化鳥連聲;
旋轉臨空,奏法音而入會。
他方聖眾,聽響以開心;
本國能人,見形而取悟。

原經文妙真珠網,彌覆樹上。一一樹上,有七重網;一一網間,有五百億妙華宮殿,如梵王宮。諸天童子,自然在中;一一童子,有五百億釋迦毘楞伽摩尼寶以為瓔珞;其摩尼光照百由旬,猶如和合百億日月,不可具名。眾寶間錯,色中上者。

五從「妙真珠網」下至「色中上者」已來,正明樹上空裏莊嚴相,即有其七:一明珠網臨空覆樹,二明網有多重,三明宮殿多少,四明一一宮內多諸童子,五明童子身服珠瓔珞,六明瓔珞光照遠近,七明光超上色。

原經文此諸寶樹,行行相當,葉葉相次。於眾葉間生諸妙華,華上自然有七寶菓。

六從「此諸寶林」下至「有七寶菓」已來,明其林樹雖多,而無雜亂;華實開時,不從內出。斯乃法藏因深,致使自然而有。

原經文一一樹葉,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;其葉千色,有百種畫,如天瓔珞;有眾妙華,作閻浮檀金色;如旋火輪,宛轉葉間;

七從「一一樹葉」下至「婉轉葉間」已來,正明華葉色相不同,即有其五:一明葉量大小,等無差別。二明葉出光色多少。三明恐疑不識,借喻以顯,如天瓔珞。四明葉有妙華,色比天金,相喻火輪。五明迭相顯照,婉轉葉間。

原經文涌生諸菓,如帝釋瓶;有大光明,化成幢幡無量寶蓋。是寶蓋中,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;十方佛國,亦於中現。

八從「涌生諸菓」下至「亦於中現」已來,正明菓有不思議德用之相,即有其五:一明標菓生時,自然涌出。二明借喻以標菓相。三明菓有神光,化成旛蓋。四明寶蓋圓明,內現三千之界,依正二嚴,種種相現。五明十方淨土,普現蓋中,彼國人天,無不覩見。又此樹量彌高,縱廣彌闊,華果眾多,神變非一。一一樹既然,遍滿彼國所有諸樹之果眾多,盡皆如此。應知。一切行者,行住坐臥,常作此想。

原經文見此樹已,亦當次第一一觀之,觀見樹、莖、枝、葉、華、菓,皆令分明。

九從「見此樹已」下至「分明」已來,辯觀成相,即有其三:一明結觀成相。二明次第觀之,不得雜亂。三明一一起心住境,先觀樹根,次想莖枝乃至華菓,次想網宮,次想童子瓔珞,次想葉量華菓光色,次想旛蓋廣現佛事。既能一一次第觀之者,無不明了也。

原經文是為樹想,名第四觀。

十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斯乃寶樹連暉,網簾空殿,華分千色,菓現他方。

上來雖有十句不同,廣明寶樹觀竟。

五、就「寶池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七:

原經文次當想水。欲想水者,

一從「次當想水」已下,總舉觀名,即是牒前生後。此明寶樹雖精,若無池水,亦未名好;一為不空世界,二為莊嚴依報。為斯義故,有此池渠觀也。

原經文極樂國土,有八池水;一一池水,七寶所成;其寶柔軟,從如意珠王生。

二從「極樂國土」下至「如意珠王生」已來,正明池數,并辨出處,即有其五:一明標指所歸之國。二明池有八數之名。三明一一池岸,七寶合成,正由寶光映徹通照,八德之水一同雜寶之色,故名寶水也。四明是諸眾寶,體性柔軟。五明八池之水,皆從如意寶中出,即名如意水。此水即有八種之德:一者清淨潤澤,即是色入攝。二者不臭,即是香入攝。三者輕。四者冷。五者軟,即是觸入攝。六者美,是味入攝。七者飲時調適。八者飲已無患,是法入攝。此八德之義,已在《彌陀義》中廣說竟。

又讚云:
極樂莊嚴安養國 八德寶池流遍滿
四岸含暉間七寶 水色分明映寶光
體性柔軟無堅觸 菩薩徐行散寶香
寶香寶雲成寶蓋 寶蓋臨空覆寶幢
寶幢嚴儀圍寶殿 寶殿寶鈴垂珠網
寶網寶樂千重轉 隨機讚歎寶宮樓
一一宮樓有佛會 恒沙聖眾坐思量
願此有緣常憶念 捨命同生彼法堂

原經文分為十四支,一一支作七寶妙色。黃金為渠,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。

三從「分為十四支」下至「以為底沙」已來,正明池分異溜,旋還無亂,即有其三:一明渠數多少。二明一一渠岸,作黃金色。三明渠下底沙,作雜寶色。言「金剛」者,即是無漏之體也。

原經文一一水中,有六十億七寶蓮華;一一蓮華,團圓正等十二由旬。其摩尼水,流注華間,尋樹上下。

四從「一一水中」下至「尋樹上下」已來,正明水有不思議用,即有其五:一明別指渠名,顯彼莊嚴之相。二明渠內寶華多少。三明華量大小。四明摩尼寶水,流注華間。五明寶水從渠而出,尋諸寶樹,上下無礙,故名如意水也。

原經文其聲微妙,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、諸波羅蜜;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。

五從「其聲微妙」下至「諸佛相好者」已來,正明水有不可思議德,即有其二:一明寶水華間流注,微波相觸即出妙聲,聲中皆說妙法。二明寶水上岸,尋樹、枝、條、華、果、葉等,或上或下,中間相觸,皆出妙聲;聲中皆說妙法,或說眾生苦事,覺動菩薩大悲,勸令引他;或說人天等法,或說二乘等法,或說地前地上等法,或說佛地三身等法。

原經文如意珠王,涌出金色微妙光明;其光化為百寶色鳥,和鳴哀雅,常讚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

六從「如意珠王」下至「念佛、法、僧」已來,正明摩尼多有神德,即有其四:一明珠王內出金光。二明光化作百寶之鳥。三明鳥聲哀雅,天樂無以比方。四明寶鳥連音,同聲讚歎念佛、法、僧。

然佛是眾生無上大師,除邪向正。法是眾生無上良藥,能斷煩惱毒病,法身清淨。僧是眾生無上福田,但使傾心四事,不憚疲勞,五乘依果,自然應念,所須而至。其寶珠,前生八味之水,後出種種金光,非直破闇除昏,到處能施佛事。

原經文是為八功德水想,名第五觀。

七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上來雖有七句不同,廣明寶池觀竟。

六、就「寶樓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一:

原經文眾寶國土,

初言「眾寶國土」者,即是總舉觀名,牒前生後。此明淨土雖有寶流灌注,若無寶樓宮閣亦未為精,為此依報莊嚴種種圓備也。

原經文一一界上,

二言「一一界上」者,正明寶樓住處,地界遍於彼國,樓亦無窮也。

原經文有五百億寶樓,

三言「有五百億」者,正顯其數。一界之上既然,遍滿彼國,亦皆如是。應知。

原經文其樓閣中,有無量諸天,作天伎樂。

四從「其樓閣中」下至「作天伎樂」已來,正明閣內莊嚴。

原經文又有樂器,懸處虛空,如天寶幢,不鼓自鳴。

五從「又有樂器」下至「不鼓自鳴」已來,正明樓外莊嚴。寶樂飛空,聲流法響,晝夜六時,如天寶幢,無思成自事也。

原經文此眾音中,皆說念佛、念法、念比丘僧。

六從「此眾音中」下至「念比丘僧」已來,正明樂雖無識,即有說法之能。

原經文此想成已,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、寶地、寶池。

七從「此想成已」下至「寶池」已來,正明顯觀成相。此明專心住境,悕見寶樓,剋念不移,自上莊嚴總現。

原經文是為總觀想,名第六觀。

八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原經文若見此者,

九從「若見此者」,牒前觀相,生後利益。

原經文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,命終之後,必生彼國。

十從「除無量」下至「生彼國」已來,正明依法觀察,除障多劫,身器清淨;應佛本心,捨身他世,必往無疑。

原經文作是觀者,名為正觀。若他觀者,名為邪觀。」

十一從「作是觀者」下至「邪觀」已來,辨觀邪正之相。

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,廣明寶樓觀竟。

七、就「華座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九:

原經文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「諦聽,諦聽!善思念之。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。

一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除苦惱法」已來,正明勅聽許說,即有其三:一明告命二人。二明勅聽,令之諦受,正念修行。三明佛為說華座觀法,但能住心緣念,罪苦得除。

原經文汝等憶持,廣為大眾分別解說。」

二從「汝等憶持」下至「解說」已來,正明勸發流通。此明觀法深要,急救常沒眾生,妄愛迷心,漂流六道。汝持此觀,處處勸修,普得知聞,同昇解脫。

原經文說是語時,無量壽佛住立空中;觀世音、大勢至,是二大士侍立左右。光明熾盛,不可具見,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。

三從「說是語時」下至「不得為比」已來,正明娑婆化主為物故,住想西方;安樂慈尊知情故,則影臨東域。斯乃二尊許應無異,直以隱顯有殊;正由器朴之類萬差,致使互為郢匠。

言「說是語時」者,正明就此意中,即有其七:一明告勸二人時也。二明彌陀應聲即現,證得往生也。三明彌陀在空而立者,但使迴心正念,願生我國,立即得生也。

問曰:「佛德尊高,不可輒然輕舉,既能不捨本願,來應大悲者,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?」答曰:「此明如來別有密意。但以娑婆苦界,雜惡同居;八苦相燒,動成違返;詐親含笑,六賊常隨;三惡火坑,臨臨欲入。若不舉足以救迷,業繫之牢何由得勉!為斯義故,立撮即行,不及端坐以赴機也。」

四明觀音、勢至以為侍者,表無餘眾也。五明三尊身心圓淨,光明踰盛也。六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,垢障凡夫何能具覩?七明佛身無漏,光亦同然,豈將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!

原經文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,接足作禮,

四從「時韋提希見無量」下至「作禮」已來,正明韋提實是垢凡女質,不足可言。但以聖力冥加,彼佛現時,得蒙稽首。斯乃序臨淨國,喜歎無以自勝;今乃正覩彌陀,更益心開悟忍。

原經文白佛言:「世尊!我今因佛力故,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。

五從「白佛言」下至「及二菩薩」已來,正明夫人領荷佛恩,為物陳疑,生於後問。此明夫人意者:佛今現在,蒙尊加念,得覩彌陀。佛滅後,眾生云何可見也?

原經文未來眾生,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?」

六從「未來眾生」下至「及二菩薩」已來,明其夫人為物置請,使同己見。

原經文佛告韋提希:「欲觀彼佛者,當起想念,

七從「佛告韋提」下至「當起想念」已來,正明總告許說之言。

問曰:「夫人置請,通己為生;及至如來酬答,但指韋提,不通生也?」
答曰:「佛身臨化,說法以逗機,不請尚自普弘,何論別指而不等備!但以文略故無,兼為之心必有也。」

原經文於七寶地上,作蓮華想,

八從「七寶地上」下至「華想」已來,正明教觀方便。

問曰:「眾生盲闇,逐想增勞,對目冥若夜遊,遠標淨境,何由可悉?」
答曰:「若望眾生,惑障動念,徒自疲勞;仰憑聖力遙加,致使所觀皆見。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見也?欲作法者、諸行者等,先於佛像前至心懺悔,發露所造之罪,極生慚愧,悲泣流淚。悔過既竟,又心口請釋迦佛、十方恒沙等佛。又念彼彌陀本願言:『弟子某甲等,生盲罪重,障隔處深;願佛慈悲攝受護念,指授開悟;所觀之境,願得成就。今頓捨身命,仰屬彌陀;見以不見,皆是佛恩力。』

道此語已,更復至心懺悔。竟已,即向靜處,面向西方,正坐跏趺,一同前法。既住心已,徐徐轉心,想彼寶地,雜色分明。初想不得亂想多境,即難得定,唯觀方寸一尺等。或一日、二日、三日,或四、五、六、七日,或一月、一年、二、三年等;無問日夜,行住坐臥,身口意業,常與定合。唯萬事俱捨,由如失意、聾盲、癡人者,此定必即易得。若不如是,三業隨緣轉,定想逐波飛,縱盡千年壽,法眼未曾開。

若心得定時,或先有明相現,或可先見寶地等,種種分明不思議者,有二種見:一者想見,猶有知覺故,雖見淨境,未多明了。二者若內外覺滅,即入正受三昧,所見淨境,即非想見,得為比校也。」

原經文令其蓮華,一一葉作百寶色。有八萬四千脈,猶如天畫;一一脈有八萬四千光。

九從「令其蓮華」下至「八萬四千光」已來,正明寶華有種種莊嚴,即有其三:一明一一華葉,備眾寶色。二明一一葉,有眾多寶脈。三明一一脈,有眾多光色。此令行者住心,一一想之,悉令心眼得見。既見華葉已,次想葉間眾寶;次想寶出多光,光成寶蓋;次想華臺、臺上眾寶及珠網等;次想臺上四柱寶幢;次想幢上寶幔;次想幔上寶珠,光明雜色,遍滿虛空,各現異相。如是次第,一一住心不捨,不久之間,即得定心。既得定心,彼諸莊嚴,一切顯現。應知。

原經文了了分明,皆令得見。

十從「了了」下,辯觀成相。

原經文華葉小者,縱廣二百五十由旬。如是蓮華,有八萬四千大葉;一一葉間,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;一一摩尼珠,放千光明;其光如蓋,七寶合成,遍覆地上。

十一從「華葉小者」下至「遍覆地上」已來,正明葉葉有種種莊嚴,即有其六:一明華葉大小。二明華葉多少。三明葉間珠映多少。四明珠有千光。五明一一珠光變成寶蓋。六明寶蓋,上照虛空,下覆寶地。

原經文釋迦毘楞伽摩尼寶,以為其臺。此蓮華臺,八萬金剛甄叔迦寶、梵摩尼寶、妙真珠網,以為交飾。

十二從「釋迦毘楞伽」下至「以為交飾」已來,正明臺上莊嚴之相。

原經文於其臺上,自然而有四柱寶幢;一一寶幢,如百千萬億須彌山;幢上寶幔,如夜摩天宮;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,以為映飾。

十三從「於其臺上」下至「妙寶珠以為映飾」已來,正明幢上莊嚴之相,即有其四:一明臺上自有四幢。二明幢之體量大小。三明幢上自有寶幔,狀似天宮。四明幢上自有眾多寶珠,輝光映飾。

原經文一一寶珠,有八萬四千光;一一光,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;一一金色,遍其寶土,處處變化,各作異相;或為金剛臺,或作真珠網,或作雜華雲。於十方面,隨意變現,施作佛事。

十四從「一一寶珠」下至「施作佛事」已來,正明珠光有不思議德用之相,即有其五:一明一一珠有多光。二明一一光各作異色。三明一一光色遍於寶土,四明光所至處,各作異種莊嚴。五明或作金臺、珠網、華雲、寶樂,遍滿十方。

原經文是為華座想,名第七觀。」

十五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觀名。

原經文佛告阿難:「如此妙華,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。

十六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比丘願力所成」已來,正明華座得成所由。

原經文若欲念彼佛者,當先作此妙華座想。作此想時,不得雜觀;皆應一一觀之:一一葉、一一珠、一一光、一一臺、一一幢,皆令分明,如於鏡中自見面像。

十七從「若欲念彼佛者」下至「自見面像」已來,正明重顯觀儀,如前次第住心,不得雜亂也。

原經文此想成者,滅除五百億劫生死之罪,必定當生極樂世界。

十八從「此想成者」下至「生極樂世界」已來,正明結觀成相,即有二益:一明除罪益,二明得生益。

原經文作是觀者,名為正觀。若他觀者,名為邪觀。」

十九從「作是觀者」下至「名為邪觀」已來,正明辨觀邪正相。斯乃華依寶地,葉間奇珍;臺瑩四幢,光施佛事。

上來雖有十九句不同,廣明華座觀竟。

八、就「像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三:

原經文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「見此事已,次當想佛。所以者何?

一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次當想佛」已來,正明結前生後。言「所以者何」者,是其問也,所以須想佛者何?

原經文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

二從「諸佛如來」下至「心想中」已來,正明諸佛大慈,應心即現。有斯勝益故,勸汝想之。

問曰:「韋提上請,唯指彌陀。未審如來今總舉諸佛,有何意也?」答曰:「欲顯諸佛三身同證,悲智果圓,等齊無二;端身一坐,影現無方;意赴有緣,時臨法界。」言「法界」者,有三義:一者心遍故,解法界。二者身遍故,解法界。三者無障礙故,解法界。正由心到故,身亦隨到,身隨於心,故言「是法界身」也。言「法界」者,是所化之境,即眾生界也。言「身」者,是能化之身,即諸佛身也。言「入眾生心想中」者,乃由眾生起念,願見諸佛,佛即以無礙智知,即能入彼想心中現。但諸行者,若想念中,若夢、定中見佛者,即成斯義也。

原經文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諸佛正遍知海,從心想生。

三從「是故汝等」下至「從心想生」已來,正明結勸利益。此明標心想佛,但作佛解。從頂至足,心想不捨,一一觀之無暫休息。或想頂相,或想眉間白毫,乃至足下千輪之相。作此想時,佛像端嚴,相好具足,了然而現。乃由心緣一一相故,即一一相現;心若不緣,眾相不可見。但自心想作,即應心而現,故言「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」也。

言「八十隨形好」者,佛相既現,眾好皆隨也。此正明如來教諸想者,具足觀也。言「是心作佛」者,依自信心,緣相如作也。言「是心是佛」者,心能想佛,依想佛身而現,即是心佛也;離此心外,更無異佛者也。言「諸佛正遍知」者,此明諸佛得圓滿無障礙智,作意不作意,常能遍知法界之心。但能作想,即從汝心想而現,似如生也。

或有行者,將此一門之義,作唯識法身之觀,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。其意甚錯!絕無少分相似也。既言想像,假立三十二相者;真如法界身,豈有相而可緣,有身而可取也!然法身無色,絕於眼對,更無類可方,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。又今此觀門等,唯指方立相,住心而取境,總不明無相離念也。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,立相住心尚不能得,何況離相而求事者,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。

原經文是故應當一心繫念,諦觀彼佛.多陀阿伽度.阿羅呵.三藐三佛陀。

四從「是故應當」下至「三佛陀」已來,正明如前所益,專住必成,展轉相教,勸觀彼佛也。

原經文想彼佛者,先當想像。

五從「想彼佛」者,牒前生後。言「先當想像」者,定所觀境。

原經文閉目開目,見一寶像,如閻浮檀金色,坐彼華上。見像坐已,心眼得開,了了分明,見極樂國,七寶莊嚴;寶地、寶池、寶樹行列;諸天寶幔,彌覆樹上;眾寶羅網,滿虛空中。見如此事,極令明了,如觀掌中。

六從「閉目開目」下至「如觀掌中」已來,正明辨觀成相,即有其四:一明身四威儀,眼之開合,見一金像,似現目前,常作此想。二明既能觀像,像即須有坐處,即想前華座,想像在上而坐。三明想見像坐已,心眼即開。四明心眼既開,即見金像及彼極樂諸莊嚴事,地上、虛空,了然無礙。

又觀像住心之法,一如前說。從頂一一想之,面、眉、毫相、眼、鼻、口、耳、咽、項、肩、臂、手、指。又抽心向上想,胸、腹、臍、陰、脛、膝、膞、足、十指、千輪等,一一想之。從上向下名順觀,從下千輪向上名逆觀。如是逆、順住心,不久必得成也。又佛身及華座、寶地等,必須上下通觀。

然十三觀中,此「寶地、寶華、金像」等觀最要。若欲教人,即教此法,但此一法成者,餘觀即自然了也。

原經文見此事已,

七從「見此」已下,結成上像身觀,生後二菩薩觀也。

原經文復當更作一大蓮華,在佛左邊,如前蓮華,等無有異。復作一大蓮華,在佛右邊。想一觀世音菩薩像,坐左華座,亦放金光,如前無異。想一大勢至菩薩像,坐右華座。

八從「復當更作一大蓮華」下至「坐右華座」已來,正明成上三身觀,生後多身觀。欲觀此二菩薩者,一如觀佛法也。

原經文此想成時,佛、菩薩像皆放妙光;其光金色,照諸寶樹。一一樹下,亦有三蓮華;諸蓮華上,各有一佛、二菩薩像,遍滿彼國。

九從「此想成時」下至「遍滿彼國」已來,正明結成上多身觀,生後說法相。此明諸行者等,行住坐臥,常緣彼國一切寶樹、一切寶樓、華、池等。若禮念,若觀想,常作此解也。

原經文此想成時,行者當聞水流、光明及諸寶樹、鳧、鴈、鴛鴦,皆說妙法。出定、入定恒聞妙法。行者所聞,出定之時,憶持不捨,

十從「此想成時」下至「憶持不捨」已來,正明因定得見極樂莊嚴,又聞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。既見、聞此已,恒持莫失,名守定心也。

原經文令與修多羅合。若不合者,名為妄想;若與合者,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。

十一從「令與修多羅合」下至「見極樂世界」已來,辨觀邪正之相。

原經文是為像想,名第八觀。

十二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原經文作是觀者,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,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。」

十三從「作是觀者」下至「得念佛三昧」已來,正明剋念修觀現蒙利益。斯乃群生障重,真佛之觀難階,是以大聖垂哀,且遣注心形像。

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,廣明像觀竟。

九、就「真身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二:

原經文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「此想成已,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。

一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身相光明」已來,正明告命,結成前像觀,生後真身之觀也。

原經文阿難當知!無量壽佛身,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;

二從「阿難當知」下至「金色」已來,正明顯真佛之身相,踰天金之色也。

原經文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。

三從「佛身高六十」下至「由旬」已來,正明身量大小。

原經文眉間白毫,右旋宛轉,如五須彌山。佛眼清淨,如四大海水,青白分明。身諸毛孔,演出光明,如須彌山。彼佛圓光,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。於圓光中,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;一一化佛,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,以為侍者。

四從「眉間」下至「菩薩為侍者」已來,正明總觀身相,即有其六:一明毫相大小,二明眼相大小,三明毛孔光大小,四明圓光大小,五明化佛多少,六明侍者多少。

原經文無量壽佛,有八萬四千相;一一相中,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;一一好中,復有八萬四千光明;一一光明,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

五從「無量壽佛」下至「攝取不捨」已來,正明觀身別相,光益有緣,即有其五:一明相多少。二明好多少。三明光多少。四明光照遠近。五明光所及處,偏蒙攝益。

問曰:「備修眾行,但能迴向,皆得往生。何以佛光普照,唯攝念佛者,有何意也?」
答曰:「此有三義:

一明親緣:眾生起行,口常稱佛,佛即聞之;身常禮敬佛,佛即見之;心常念佛,佛即知之。眾生憶念佛者,佛亦憶念眾生,彼此三業不相捨離,故名「親緣」也。

二明近緣:眾生願見佛,佛即應念現在目前,故名「近緣」也。

三明增上緣:眾生稱念,即除多劫罪;命欲終時,佛與聖眾自來迎接;諸邪業繫,無能礙者,故名「增上緣」也。

自餘眾行,雖名是善,若比念佛者,全非比校也。是故諸經中,處處廣讚念佛功能。如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中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

又如《彌陀經》中,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;又十方恒沙諸佛,證誠不虛也。

又此《經》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名號得生。此例非一也。」廣顯念佛三昧竟。

原經文其光相好,及與化佛,不可具說;

六從「其光相好」已下,結少顯多。輒欲觀者,難為周悉。

原經文但當憶想,令心明見。

七從「但當憶想」已下,正明莊嚴微妙,出過凡境。雖未證目前,但當憶想,令心眼見也。

原經文見此事者,即見十方一切諸佛;以見諸佛故,名念佛三昧。作是觀者,名觀一切佛身。以觀佛身故,亦見佛心。佛心者,大慈悲是,以無緣慈攝諸眾生。

八從「見此事者」下至「攝諸眾生」已來,正明功呈不失、觀益得成,即有其五:一明因觀得見十方諸佛。二明以見諸佛故,結成念佛三昧。三明但觀一佛,即觀一切佛身也。四明由見佛身故,即見佛心也。五明佛心者,慈悲為體,以此平等大慈,普攝一切也。

原經文作此觀者,捨身他世生諸佛前,得無生忍。

九從「作此觀者」下至「得無生忍」已來,正明捨身他世,得生彼益也。

原經文是故智者,應當繫心,諦觀無量壽佛。觀無量壽佛者,從一相好入;但觀眉間白毫,極令明了。見眉間白毫相者,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見。見無量壽佛者,即見十方無量諸佛;得見無量諸佛故,諸佛現前授記。

十從「是故智者」下至「現前授記」已來,重明結勸修觀利益,即有其五:一明簡出能修觀人。二明專心諦觀無量壽佛。三明相好眾多,不得總雜而觀,唯觀白毫一相;但得見白毫者,一切眾相自然而現也。四明既見彌陀,即見十方佛也。五明既見諸佛,即於定中得蒙授記也。

原經文是為遍觀一切色身想,名第九觀。

十一從「是為遍觀」已下,總結。

原經文作此觀者,名為正觀。若他觀者,名為邪觀。」

十二從「作此觀」已下,正明辨觀邪正之相。斯乃真形量遠,毫若五山;震響隨機,光沾有識。欲使含靈歸命,注想無遺,乘佛本弘,齊臨彼國。

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,廣明真身觀竟。

十、就「觀音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五:

原經文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,次復當觀觀世音菩薩。

一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菩薩」已來,正明結成前真身觀,生後菩薩觀。

原經文此菩薩身長,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,身紫金色,頂有肉髻,項有圓光,面各百千由旬。其圓光中,有五百化佛,如釋迦牟尼。一一化佛,有五百化菩薩,無量諸天以為侍者。舉身光中,五道眾生、一切色相,皆於中現。

二從「此菩薩身長」下至「皆於中現」已來,正明總標身相,即有其六:一明身量大小,二明身色與佛不同,三明肉髻與佛蠃髻不同,四明圓光大小,五明化佛侍者多少,六明身光普現五道眾生。

原經文頂上毘楞伽摩尼寶,以為天冠。其天冠中,有一立化佛,高二十五由旬。

三從「頂上毘楞伽」下至「二十五由旬」已來,正明天冠之內化佛殊異。

原經文觀世音菩薩面,如閻浮檀金色;

四從「觀音」已下,正明面色與身色不同。

原經文眉間毫相,備七寶色,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;一一光明,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;一一化佛,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,變現自在,滿十方世界,譬如紅蓮華色。

五從「眉間」下至「蓮華色」已來,正明毫光轉變,遍滿十方;化侍彌多,更比紅蓮之色。即有其五:一明毫相作七寶色。二明毫光多少。三明光有化佛多少。四明侍者多少。五明化侍變現,遍滿十方。

原經文有八十億微妙光明,以為瓔珞;其瓔珞中,普現一切諸莊嚴事。

六從「有八十億光明」下至「莊嚴事」已來,正明身服光、瓔非眾寶作。

原經文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;手十指端,一一指端,有八萬四千畫,猶如印文;一一畫,有八萬四千色;一一色,有八萬四千光;其光柔軟,普照一切。以此寶手,接引眾生。

七從「手掌作五百億」下至「接引眾生」已來,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,即有其六:一明手掌作雜蓮之色。二明一一指端,有八萬印文。三明一一文,有八萬餘色。四明一一色,有八萬餘光。五明光體柔軟,等照一切。六明以此寶光之手,接引有緣也。

原經文舉足時,足下有千輻輪相,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。下足時,有金剛摩尼華,布散一切,莫不彌滿。

八從「舉足時」下至「莫不彌滿」已來,正明足有德用之相。

原經文其餘身相,眾好具足,如佛無異;

九從「其餘身相」已下,指同於佛。

原經文唯頂上肉髻,及無見頂相,不及世尊。

十從「唯頂上」下至「不及世尊」已來,正明師徒位別、果願未圓,致使二相有虧,表居不足之地也。

原經文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,名第十觀。」

十一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原經文佛告阿難:「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,當作是觀。

十二從「佛告阿難」下至「當作是觀」已來,正明重結前文,生其後益。

原經文作是觀者,不遇諸禍,淨除業障,除無數劫生死之罪。如此菩薩,但聞其名獲無量福,何況諦觀!

十三從「作是觀者」下至「何況諦觀」已來,正明勸觀利益。

原經文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,當先觀頂上肉髻,次觀天冠。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,悉令明了,如觀掌中。

十四從「若有欲觀觀音」下至「如觀掌中」已來,正明重顯觀儀,勸物傾心,使沾兩益。

原經文作是觀者,名為正觀。若他觀者,名為邪觀。

十五從「作是觀」已下,正明辨觀邪正相。斯乃觀音願重,影現十方;寶手停輝,隨機引接。

上來雖有十五句不同,廣明觀音觀竟。

十一、就「勢至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三:

原經文次觀大勢至菩薩。

一從「次觀大勢至」已下,總舉觀名。

原經文此菩薩身量大小,亦如觀世音,

二從「此菩薩身量大小」已下,次辨觀相,即有其五:一明身量,等類觀音。二明身色,等類觀音。三明面相,等類觀音。四明身光相好,等類觀音。五明毫相舒光轉變,等類觀音。

原經文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,照二百五十由旬。

三從「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」已下,正明圓光等,不同觀音之相,即有其四:一明圓光大小,二明光照遠近,三明化佛多少,四明化佛侍者多少。

原經文舉身光明,照十方國,作紫金色。有緣眾生,皆悉得見。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,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,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。以智慧光,普照一切,令離三塗,得無上力,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。

四從「舉身光明」下至「名大勢至」已來,正明身光遠備,照益有緣,等及他方,皆作紫金之色。即有其八:一明身光總別不同。二明光照遠近。三明光所觸處,皆作紫金之色。四明但與勢至宿業有緣者,即得覩觸此光。五明但見一毛孔光,即能多見諸佛淨妙身光。此即舉少以顯多益,欲使行之者,悕心渴仰,入觀以證之。六明依光以立名。七明光之體用:即無漏為體,故名智慧光;又能除息十方三惡之苦,名無上力,即為用也。八明名大勢至者,此即依德立名也。

原經文此菩薩天冠,有五百寶華;一一寶華,有五百寶臺。一一臺中,十方諸佛,淨妙國土,廣長之相,皆於中現。

五從「此菩薩天冠」下至「皆於中現」已來,正明天冠莊嚴之相與觀音不同,即有其四:一明冠上寶華多少。二明一一華上,寶臺多少。三明一一臺中,映現十方諸佛淨土。四明他方土現,彼此都無增減。

原經文頂上肉髻,如缽頭摩華。於肉髻上,有一寶瓶,盛諸光明,普現佛事。

六從「頂上肉髻」下至「普現佛事」已來,正明肉髻、寶瓶之相。

原經文餘諸身相,如觀世音,等無有異。

七從「餘諸身相」已下,指同觀音也。

原經文此菩薩行時,十方世界,一切震動;當地動處,有五百億寶華;一一寶華,莊嚴高顯,如極樂世界。

八從「此菩薩行時」下至「如極樂世界」已來,正明行與觀音不同相,即有其四:一明行不同相。二明震動遠近相。三明所震動處華現多。四明所現之華,高而且顯,多諸瑩飾,以類極樂莊嚴也。

原經文此菩薩坐時,七寶國土一時動搖。從下方金光佛剎,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,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、分身觀世音、大勢至,皆悉雲集極樂國土;側塞空中,坐蓮華座,演說妙法,度苦眾生。

九從「此菩薩坐時」下至「度苦眾生」已來,正明坐不同觀音相,即有其七:一明坐相。二明先動本國相。三明次動他方遠近相。四明動搖下上佛剎多少相。五明彌陀、觀音,等分身雲集相。六明臨空側塞,皆坐寶華。七明分身說法,各應所宜。

問曰:「《彌陀經》云:『彼國眾生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。』何故此《經》分身說法,乃云『度苦』者,有何意也?」

答曰:「今言苦樂者,有二種:一者三界中苦樂,二者淨土中苦樂。言『三界苦樂』者,苦則三塗八苦等;樂則人天五欲、放逸繫縛等樂;雖言是樂,然是大苦,畢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。言『淨土苦樂』者,苦則地前望地上為苦,地上望地前為樂;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,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。此例舉一可知也。今言『度苦眾生』者,但為進下位令昇上位,轉下證令得上證,稱本所求即名為樂,故言『度苦』也。若不然者,淨土之中,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,大悲為用,畢竟常住,離於分段之生滅,更就何義名為苦也?」

原經文作此觀者,名為正觀。若他觀者,名為邪觀。見大勢至菩薩,是為觀大勢至色身想,名第十一觀。

十從「作此觀者」下至「十一觀」已來,正明辨觀邪正,總結分齊。

原經文觀此菩薩者,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。

十一從「觀此菩薩者」已下,正明修觀利益,除罪多劫。

原經文作是觀者,不處胞胎,常遊諸佛淨妙國土。

十二從「作此觀者」下至「淨妙國土」已來,正明總結前文,重生後益。

原經文此觀成已,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及大勢至。

十三從「此觀成」已下,正明總牒二身,辨觀成相。

斯乃勢至威高,坐搖他國;能使分身雲集,演法利生;永絕胞胎,常遊法界。

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,廣解勢至觀竟。

十二、就「普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六:

原經文見此事時,

一從「見此事時」已下,正明牒前生後。

原經文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,於蓮華中結跏趺坐,作蓮華合想,作蓮華開想。蓮華開時,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;眼目開想,見佛菩薩滿虛空中,水鳥、樹林及與諸佛,所出音聲,皆演妙法,

二從「當起自心」下至「皆演妙法」已來,正明凝心入觀,即常作自往生想,即有其九:一明自生想。二明向西想。三明坐華想。四明華合想。五明華開想。六明寶光來照身想。七明既蒙光照,作眼開想。八明眼目既開,作見佛菩薩想。九明聞法想。

原經文與十二部經合。若出定時,憶持不失。

三從「與十二部經合」下至「不失」已來,正明定散無遺,守心常憶。一則觀心明淨,二則諸惡不生。由內與法樂相應,外則無三邪之障。

原經文見此事已,名見無量壽佛、極樂世界。

四從「見此事」已下,明觀成之益。

原經文是為普觀想,名第十二觀。

五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原經文無量壽佛,化身無數,與觀世音及大勢至,常來至此行人之所。」

六從「無量壽」下至「常來至此行人之所」已來,正明重舉能觀之人,即蒙彌陀等三身護念之益。

斯乃群生注念,願見西方依正二嚴,了了常如眼見。

上來雖有六句不同,廣解普觀竟。

十三、就「雜想觀」中,亦先舉,次辨,後結。即有其十一:

原經文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,

一從「佛告阿難」已下,正明告命,結勸生後。

原經文先當觀於一丈六像,在池水上。

二從「先當觀於一丈六」已下,正明觀像以表真,想水以表地。此是如來教諸眾生,易境轉心入觀;或在池水華上,或在寶宮寶閣內,或在寶林寶樹下,或在寶臺寶殿中,或在虛空寶雲華蓋之內。如是等處,一一住心想之,皆作化佛想。為令機境相稱,易得成故也。

原經文如先所說,無量壽佛身量無邊,非是凡夫心力所及。

三從「如先所說」下至「非心力所及」已來,正明境大心小,卒難成就,致使聖意悲傷,勸觀於小。

原經文然彼如來宿願力故,有憶想者必得成就。

四從「然彼如來」下至「必得成就」已來,正明凡心狹小,聖量彌寬,注想無由,恐難成就。斯乃不以小故難成,不由大故不現,直是彌陀願重,致使想者皆成。

原經文但想佛像,得無量福,何況觀佛具足身相!

五從「但想佛像」下至「具足身相」已來,正明比校顯勝。想像尚自得福無量,何況觀於真佛者,得益之功更甚!

原經文阿彌陀佛神通如意,於十方國變現自在:或現大身,滿虛空中;或現小身,丈六八尺。

六從「阿彌陀」下至「丈六八尺」已來,正明能觀所觀佛像,雖身有大小,明皆是真。即有其三:一明彌陀身通無礙,隨意遍周。言「如意」者,有二種:一者如眾生意,隨彼心念,皆應度之。二者如彌陀之意,五眼圓照,六通自在;觀機可度者,一念之中無前無後,身心等赴,三輪開悟,各益不同也。二明或現大身,或現小身。三明身量雖有大小,皆作真金之色。此即定其邪正也。

原經文所現之形,皆真金色,圓光化佛及寶蓮華,如上所說。

七從「所現之形」已下,正明身雖大小有殊,光相即與真無異。

原經文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,於一切處身同,

八從「觀世音菩薩」已下,正明指同前觀。佛大,侍者亦大;佛小,侍者亦小。

原經文眾生但觀首相,知是觀世音,知是大勢至。

九從「眾生但觀首相」已下,正明勸觀二別。云何二別?觀音頭首上,有一立化佛;勢至頭首之上,有一寶瓶。

原經文此二菩薩,助阿彌陀佛,普化一切。

十從「此二菩薩」已下,正明彌陀、觀音、勢至等,宿願緣重,誓同捨惡,等至菩提;影響相隨,遊方化益。

原經文是為雜想觀,名第十三觀。」

十一從「是為」下,總結。

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,廣解雜想觀竟。

上從「日觀」下至「雜想觀」已來,總明世尊答前韋提第四請云「教我思惟、正受」兩句。

總讚云:
初教日觀除昏闇想水成冰淨內心
地下金幢相映發地上莊嚴億萬重
寶雲寶蓋臨空轉人天音樂互相尋
寶樹垂瓔間雜菓池流德水注華中
寶樓寶閣皆相接光光相照等無蔭
三華獨迴超眾座四幢承縵網珠羅
稟識心迷由未曉住心觀像靜坐彼
一念心開見真佛身光相好轉彌多
救苦觀音緣法界無時不變入娑婆
勢至威光能震動隨緣照攝會彌陀
歸去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極樂安身實是精
正念西歸華含想見佛莊嚴說法聲
復有眾生心帶惑緣真上境恐難成
致使如來開漸觀華池丈六等金形
變現靈儀雖大小應物時宜度有情
普勸同生知識等專心念佛向西傾

又就前請中,初、從「日觀」下至「華座觀」已來,總明依報。二、從「像觀」下至「雜想觀」已來,總明正報。上來雖有依正二報不同,廣明定善一門義竟。